一周盘点 | 美团上周港股跌3.34%
【个股走势】
3月17日至3月21日
上周恒生指数一周跌1.13%,恒生科技指数跌4.1%。
美团-W港股上周累计跌3.34%,上周总成交额365.76亿港元,截至上周收盘,港股股价为167.60港元,市值为1.02万亿港元;港股本月累计涨3.46%,今年累计涨10.48%,近52周涨89.92%。
【公司对比】
证券代码 | 证券简称 | 最新价 | 上周涨跌幅 | 本月涨跌幅 | 今年涨跌幅 | 52周涨跌幅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DASH | Doordash | 190.62美元 | 3.88% | -3.94% | 13.63% | 38.9% |
BABA | 阿里巴巴 | 135.14美元 | -4.22% | 1.98% | 59.38% | 87.36% |
DDL | 叮咚买菜 | 2.90美元 | -6.15% | -16.91% | -11.59% | 152.17% |
03690 | 美团-W | 167.60港元 | -3.34% | 3.46% | 10.48% | 89.92% |
09988 | 阿里巴巴-W | 130.70港元 | -3.76% | 2.51% | 58.62% | 84.08% |
【相关新闻】
美团王兴:已投资数10亿的GPU资源 计划今年拓展对AI关键基础设施的投入
在今日的美团业绩会上,王兴透露,在过去一年时间中,GPU资源供应一直是美团的首要任务,不断投资数10亿的GPU资源,美团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拓展对AI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。(科创板日报)
美团:2024年月均有单骑手336万
3月21日,在美团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后,美团研究院也如约对外披露了年度骑手收入情况。数据显示,2024年全年,美团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6650元至9344元之间。以由熟练骑手组成的乐跑骑手为例,这类骑手的月收入均值最高,在北上广深等高线城市可达11547元。另外,根据美团研究院最新调研数据,2024年月均有单骑手数量为336万。(新浪财经)
王兴:美团在AI的战略是进攻
在今日业绩会上,美团CEO王兴表示,美团AI的战略是进攻,已经有既定的方式主动出击。在具体的策略上有三层,首先是将集成到员工的日程工作;二是会推出全新的原生产品,更好的服务消费者、商家、骑手以及业务伙伴;三是,计划不断投资,不断增强内度模型能力。(科创板日报)
美团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,将构建自有人工智能模型
美团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,将构建自有人工智能模型。
美团:将加大对AI、无人机配送、自动配送车等前沿科技及相关应用的投入
美团在财报中表示,将加大对AI、无人机配送、自动配送车等前沿科技及相关应用的投入。积极创造就业机会、改善骑手福利。
美团:2024年公司在联交所购回合共2.61亿股B类股份
美团在港交所公告称,2024年公司在联交所购回合共2.61亿股B类股份,总代价为281.59亿港元(未计开支)。
美团:公司2024年度收入达3375.92亿元 同比增长22%
美团公告,公司2024年度收入达3375.92亿元,同比增长22%。第四季度营收884.9亿元人民币,预估879.3亿元人民币;调整后净利润98.5亿元人民币,预估99.1亿元人民币。
美团无人机在港完成首单低空物流配送任务
3月20日,香港政府宣布首批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项目名单,美团无人机入选。启动仪式现场,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出起飞指令后,美团无人机在港完成首单低空物流配送任务。当前,美团无人机香港首条配送航线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,正等待最后审批以确定开航日期。“目前新航线员工招聘等筹备工作确已启动,且有外卖员成功入职飞手、地勤等岗位。”美团无人机香港业务及公共事务负责人闫琰表示,公司正与香港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商议新航线计划,首个起飞点预计设在香港科学园白石角长廊,对应降落点设在海对面的马鞍山公园。(界面新闻)
美团闪购今年将拓展数码家电品牌开设闪电仓
3月18日,从多个知情人士处获悉,在便利店闪电仓获得高速增长之后,美团闪购今年将拓展数码家电品牌开设闪电仓。目前,已有多个数码家电品牌正在和美团闪购洽谈闪电仓合作事宜,品牌方的态度较为积极。过去几年,美团闪购悄悄在全国多地招募了大量便利店闪电仓入驻。闪电仓是独立仓模式,只接受线上订单,和社区超市、便利店相比,优势在于超全品类和营业效率。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,传统社区超市一般是几百上千个SKU,而标准版的美团闪电仓SKU可以达到约6000到10000个。(界面新闻)
高盛:预计腾讯、美团和拼多多去年第四季表现稳健 关注AI相关资本支出
高盛发表报告指,腾讯控股、美团和拼多多将于本周公布业绩,预计去年第四季将因商品和服务消费趋势强劲而表现稳健。该行预测显示,腾讯、美团和拼多多的收入分别按年增长8%、19%和24%,经调整集团EBIT分别按年增长22%、405%和11%。这些数据表明去年将强势收尾,但投资者的焦点可能转向管理层对今年展望,特别是其言论如何影响每股盈利修订的方向。投资者关注的三大主题包括AI相关资本支出、电商和实体店市场的竞争格局、全球化投资策略及对贸易政策变化。
0人